香港有限公司

「首次」報稅指南

在香港,根據《稅務條例》,所有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均須申報利得稅,即使公司尚未開始營運、沒有營業收入或處於虧損狀態。首次報稅對許多企業而言是一大挑戰,本指南將系統性地介紹相關要求、流程及注意事項,協助企業順利完成申報。

一、所需文件

首次報稅時,公司需準備以下文件:

  1. 利得稅報稅表(BIR51)
    由稅務局寄出,公司須按要求填寫並簽署。

  2. 審計財務報表
    必須由持牌會計師編制,內容包括財務狀況及損益情況。

  3. 佐證文件
    如發票、收據、銀行月結單等,用以證明財務報表內容的真實性。

  4. 補充表格
    如涉及離岸收入申報豁免等情況,需填寫相應附表。

二、報稅流程

以下是首次報稅的基本流程,協助企業逐步完成申報:

步驟 1:收到稅局報稅表

稅務局通常於公司成立後18個月內寄出首份利得稅報稅表。

步驟 2:判斷公司狀態

  • 有營運:進行審計並填寫報稅表。

  • 無營運:提交無營運審計報告,或在報稅表中聲明公司尚未開始營業。

步驟 3:限期前提交報稅表

務必在指定期限前將報稅表及相關文件提交至稅務局。

步驟 4:判斷是否有應繳稅款

  • 是:按稅單通知期限繳納稅款。

  • 否:流程完成。

三、常見誤解

❌ 誤解一:無營運不用報稅,零申報可行?

即使公司沒有收入或處於虧損狀態,仍須提交報稅表及審計報告,不存在所謂的「零申報」選項。

❌ 誤解二:未收到稅表可不報稅?

即使未收到稅務局寄出的報稅表,公司仍有法定責任主動索取並按時提交,否則可能面臨罰款。

四、實用建議

✅ 記錄保存

妥善保存所有財務記錄至少7年,以備稅務局隨時查詢。

✅ 留意延期機會

如有需要,可申請延期提交報稅表,但必須在原有限期前提出申請。

✅ 委託專業服務

首次報稅程序繁複,建議委託持牌會計師或專業服務機構處理,確保符合法規要求,避免因錯誤而引發法律風險。